魯農技字〔2024〕25號
各市農業(yè)農村局:
為指導各地切實抓好秋收秋種各項關鍵技術措施落實,確保秋糧顆粒歸倉,夯實明年夏糧豐收基礎,我廳組織專家制定了《2024年全省秋收秋種關鍵技術指導意見》,現印發(fā)給你們,請結合當地實際參照執(zhí)行。
山東省農業(yè)農村廳
2024年9月10日
2024年全省秋收秋種關鍵技術指導意見
當前,我省玉米正處于籽粒灌漿期,這是秋糧產量形成的關鍵時期,也是小麥備耕備播的關鍵時期。據氣象部門預測,9~11月份全省氣溫比常年略偏高,降水偏多1~2成,有利于玉米收獲和小麥播種。為指導各地切實抓好秋收秋種各項關鍵技術措施落實,全力奪取秋糧及全年糧食豐產豐收,為夏糧生產打好基礎,特制定本意見。
一、大力推行“雙晚”技術
(一)玉米適期晚收。玉米適期晚收有利于充分利用光熱資源,延長玉米灌漿時間,增加粒重,提高單產,是深挖玉米單產潛力、促進大面積單產提升的一項重大節(jié)本增效技術。各地要結合實際,科學確定玉米最佳收獲期,組織基層農技人員深入生產一線,大力宣傳適期晚收增產作用,引導農民在玉米籽粒變硬,基部和穗軸交界處出現黑層,籽粒乳線消失,果穗苞葉黃白并松散,植株的中下部葉片變黃時收獲。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收獲機械過早下地,打消農民怕偷怕丟思想顧慮,避免一戶早收,四鄰心慌。要加強與氣象部門的溝通聯系,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如灌漿后期連續(xù)3天白天溫度低于16℃,要抓緊組織收獲;如在收獲期遭遇連續(xù)降水天氣,應組織農戶抓緊搶收,確保顆粒歸倉。
(二)小麥適期晚播。小麥適期晚播既可避免出現冬前旺長,培育壯苗,提高抗寒能力,又可有效減輕莖基腐病等病害發(fā)生程度。各地要統籌抓好玉米適期晚收和小麥適期晚播銜接工作,結合玉米收獲情況,科學確定小麥適宜播種期,在霜降節(jié)氣前完成播種。指導各類種糧主體根據播種機械作業(yè)能力,科學做好播種計劃,確保小麥在適播期內播種。
二、科學選擇優(yōu)良品種
(一)優(yōu)選品種。要按照“品種類型與生態(tài)區(qū)域相匹配,地力水平與品種產量相匹配,早中晚熟品種與適宜播期相匹配,水澆條件與品種抗旱性能相匹配,高產與優(yōu)質相配套”的原則,結合當地品種對比試驗示范結果,引導農戶科學選擇優(yōu)良品種。
魯東地區(qū)適宜種植品種:煙農1212、登海206、山農29號、煙農215、濟麥70、山農42號、登海216、濟麥22等。
魯北地區(qū)適宜種植品種:山農29號、魯研951、登海206、中麥30、山農38、山農42號、泰科麥34、濟麥22等。
魯中地區(qū)適宜種植品種:山農29號、山農38、山農42號、菏麥179、登海206、菏麥24、山農41號、濟麥22等。
魯南地區(qū)適宜種植品種:菏麥29、登海206、煙農1212、山農42號、鑫星617、中麥30、菏麥179、濟麥22等。
旱地適宜種植品種:臨麥9號、濟麥60、山農40、山農27號、濟麥52、登海202、山農57、煙農377、山農48等。
中低度鹽堿地區(qū)適宜種植品種:濟麥60、山農27號。
(二)優(yōu)化結構。適宜地區(qū)可通過訂單生產,優(yōu)化調整品種結構,積極發(fā)展強筋、中強筋、營養(yǎng)特色等優(yōu)質專用小麥,努力增加小麥種植效益。
強筋品種建議選用濟麥44、中麥578、濟麥5022、濟南17號、魯研1403、輪選49等品種。
中強筋品種建議選用泰科麥33、濟麥55、農大761、圣麥918、岱麥366、山農47、岱麥217等品種。
功能性品種建議選用山農48、濟麥8040、濟紫麥1號、泰科紫麥3號、山農糯麥2號等品種。
(三)種子處理。近年來,莖基腐病已成為我省小麥的重要病害,選擇有效藥劑進行種子包衣拌種,是防范莖基腐病的主要措施。各地要切實抓好種子包衣拌種。小麥莖基腐病等土傳病害發(fā)生較重的地塊,可選擇使用戊唑醇、苯醚甲環(huán)唑、咯菌腈、苯醚·咯菌腈、井岡·枯芽菌等藥劑包衣或拌種;地下害蟲、苗期蚜蟲和紅蜘蛛發(fā)生較重的地塊,可選用吡蟲啉、噻蟲嗪、噻蟲胺、辛硫磷等藥劑包衣或拌種;多種病害和蟲害混合發(fā)生的地塊,可使用殺菌劑和殺蟲劑復配的藥劑包衣或拌種。實施小麥統一供種的地區(qū),要對供種企業(yè)所用包衣劑進行嚴格監(jiān)督,指導供種企業(yè)科學選擇質量可靠的包衣劑,必要時可對統購種子進行二次包衣或拌種。
三、全面提高整地質量
(一)秸稈還田。目前,要大面積增加土壤有機質、提升耕地地力,最有效的方式還是實施秸稈還田。如果秸稈還田質量不高,會直接影響小麥出苗質量,造成病蟲草害偏重發(fā)生,必須注重提高秸稈還田質量。推薦使用帶前置秸稈粉碎裝置的玉米聯合收獲機打碎秸稈,秸稈長度不超過5厘米,并均勻拋灑還田。如達不到上述標準,須用甩刀式、直刀式、鍘切式等高性能秸稈還田專用機再作業(yè)1~2遍。對還田秸稈量較大地塊,秸稈還田后每畝施用腐熟劑2~4公斤,增施純氮2~3公斤,加速秸稈腐熟分解。
(二)深翻整地。耕地深翻既可打破犁底層,促小麥根系下扎,又可通過深埋秸稈、雜草和病蟲殘體等,有效減輕病蟲草害發(fā)生程度,是一項增產增效關鍵技術。各地要結合實際,大力推廣這項技術,所有糧田要至少3年深翻一次,有條件的地方可每年進行深耕翻。應根據地塊大小,選擇適宜耕幅的牽引犁、懸掛式翻轉深耕犁、懸掛式裝配合墑器的翻轉深耕犁等進行深耕翻,耕深不低于25厘米。
(三)耙耢鎮(zhèn)壓。耙耢鎮(zhèn)壓可以耙碎土塊、整平土地、踏實耕層、控制播深,使種子與土壤緊密接觸,促進種子萌發(fā)。在深耕或旋耕后應及時耙地和進行播前鎮(zhèn)壓,促進種子出苗生長和根系下扎,提高苗期抗逆能力。
四、扎實推行平衡施肥
要結合整地施足基肥。鼓勵增施有機肥,提高土壤耕層的有機質含量,一般地塊畝施腐熟堆肥(農家肥)1000~3000公斤或商品有機肥300~500公斤。要將有機肥與化肥的科學搭配施用,推薦(N-P2O5-K2O)16-16-10、15-18-7或相近配方。應根據土壤肥力和小麥產量等確定基施配方肥用量,畝產400~500公斤的地塊,畝施配方肥40公斤;畝產500~600公斤地塊,畝施配方肥50公斤;畝產600公斤以上地塊,畝施配方肥55公斤。缺鋅或缺錳地區(qū)可畝施硫酸鋅或硫酸錳1~2公斤,缺硼地區(qū)可畝施硼砂0.5~1公斤。要采用化肥深施技術,杜絕地表撒施。水肥一體化技術可有效提高水肥利用率,增強小麥抗逆能力,顯著節(jié)省人工成本,有條件的地區(qū)要支持新型糧食種植主體推廣應用水肥一體化,努力提高小麥單產水平。
五、切實提高播種質量
(一)“四適”播種
適期播種。根據冬前積溫和品種特性科學確定小麥適期播種時間。魯東、魯中、魯北等冬前積溫較少地區(qū),小麥適宜播期一般為10月5日至15日;魯南、魯西南冬前積溫充足地區(qū)適宜播期為10月8日至20日,確保小麥冬前0℃以上積溫達到600℃左右。
適墑播種。小麥播種適宜土壤相對含水量為70%~80%。播前墑情不足地塊,要提前澆水造墑或播種3~4天后澆蒙頭水,墑情過多地塊應及時開溝散墑,做到適墑下種。
適量播種。重點推廣小麥寬幅精播、精量條播等精量播種技術。分蘗成穗率低的大穗型品種,每畝適宜基本苗15~18萬;分蘗成穗率高的中多穗型品種,每畝適宜基本苗13~16萬。在此范圍內,高產田宜少,中產田宜多。晚于適宜播種期播種的,每晚播2天,每畝增加基本苗1~2萬。
適深播種。播種深度3~5厘米,切忌過深過淺。播種機行進速度以每小時5公里為宜,保證下種均勻、深淺一致、行距一致。
(二)播后鎮(zhèn)壓。播后鎮(zhèn)壓是提高小麥出苗質量和苗期抗逆能力的有效措施。各地要選用帶鎮(zhèn)壓裝置的小麥播種機械,在小麥播種時隨種隨壓。秸稈還田地塊,要在小麥播種后采用機械鎮(zhèn)壓器再鎮(zhèn)壓1~2遍,提高鎮(zhèn)壓效果。
(三)精量條播。近幾年的生產實踐證明,使用高性能小麥復式條播機+北斗導航播種,可一次作業(yè)完成破碎坷垃、平整地面、播前播后鎮(zhèn)壓、精量播種等多道工序,顯著提高小麥播種、出苗質量。各地要充分利用農機購置補貼等項目,支持新型種糧主體和社會化服務組織購置高性能復式條播機和北斗導航設備,積極擴大小麥精量條播面積,努力提高小麥群體質量,夯實豐產基礎。
(四)全幅勻播。鹽堿地小麥產量提升空間較大,是我省糧食增產的“潛在糧倉”。東營、濱州等鹽堿地區(qū)要按照“以種適地”和“以地適種”相結合的要求,積極開展耐鹽堿小麥品種的篩選,示范推廣小麥節(jié)水抗旱抑鹽栽培技術。近年來,濱州市結合鹽堿地小麥生產實際,研發(fā)了小麥全幅勻播技術,通過種子分散排布,使田間提前封壟,能夠有效減少地表水分蒸發(fā)和鹽分向土壤表層聚集,起到抗旱、控草、抑鹽的作用。鹽堿地區(qū)應大力示范推廣全幅勻播技術,深挖鹽堿地小麥增產潛力,努力增加糧食產量。
六、適時開展化學除草
要密切關注麥田雜草的發(fā)生情況,堅持“春草秋治”,抓住冬前防治的短暫窗口期,做好雜草防除。防除闊葉雜草,可選用含唑草酮、氯氟吡氧乙酸、雙氟磺草胺、噻吩磺隆等成分的單劑或復配制劑。防除禾本科雜草,可根據草相選用含甲基二磺隆、精噁唑禾草靈、氟唑磺隆、唑啉草酯、啶磺草胺、炔草酯等成分的單劑或復配制劑。選用性能良好的噴霧器械,在小麥3葉1心后、雜草基本出齊時噴施,時間應控制在上午9點至下午4點間、晴天無風且最低氣溫不低于6℃時,噴霧要均勻,不重噴、不漏噴,陰雨天、大風天禁止用藥,以防藥效降低及霧滴飄移產生藥害。